首页 >> 天使风采真情与挚爱 托起患者生命的蓝天——记全省优秀护士刘文莉来源:新余市人民医院 作者:新余市人民医院 编辑:新余市人民医院 时间:2014-09-25 12:37:34 浏览:4594 新余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全院疑难重症病人最多的科室之一。这里集中的大部分是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慢支肺气肿、心肺衰竭的重症患者,是护理难度大、强度高、技术要求全面的护理单元。从传染科、急诊、神经外科、烧伤到神经呼吸内科,刘文莉在最艰苦的临床一线已经默默耕耘了二十四年,既有鲜花与掌声,也有困难与挫折,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她对护理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2006年刘文莉被任命为神经呼吸护士长后,秉承了护理前辈们的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大胆改革护理模式。在服务流程、质量管理、临床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进步与发展,先后获得了“先进科室”“护理管理先进科室”“巾帼建功示范岗”并于2009年被授予“市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刘文莉在历年的工作中多次获得市十佳护士、院优秀护士、护士长、先进工作者、先进中层干部、先进管理干部等荣誉,并在全市“护理操作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等荣誉。多年来为参加全省全市操作竞赛的选手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把关、培养了一批批技术能手、岗位标兵。她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获得市科技局三新项目立项和验收;“转型期护士的培养”、“可调式病区工作安排表的制作与应用”等获得医院三新项目,并先后在国家级、省市院级等杂志发表或宣读论文十余篇。 提升服务品质,成为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房 2010年9月响应全国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神经呼吸内科挂牌成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由于人力不足、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很多医生和护士不认可不理解,刘文莉耐心地开展动员和解释工作,并带头为患者洗头、洗脚、喂饭、擦浴等,每天都要推迟1-2小时下班。 记得有一次晨间为患者翻身的时候,他刚好解了一摊大便,病房其他病人和家属都捂住了鼻子,刘文莉细心地帮他擦干净,并换了衣服,后来家属知道后非常感动,连声谢谢,说道:我原以为护士工作就是打针发药,没想到你们不但掌握那么多仪器和护理技术,还为病人如此细心照顾,你们很不简单,改变了我对护士的看法。在她的带领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全科护士主动为病人服务明显增强,洗头、洗脚、喂饭、擦浴已经融入护理工作中。数不清有多少位大小便失禁患者,有的连家属都嫌弃,都是护士为其擦拭清洁。有不少老人出院时很感动,特地定做一块牌匾送到护士站,拉住护士长的手谢道:儿女都做不到的事,你们做到了。 全科护士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以温馨、微笑的细节服务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提供连续护理。护士站心连心沟通桥上那一封封感谢信,一张张发自肺腑的互动留言卡,一张张护患亲密的照片正是护患关系的最好见证。 2011年呼吸科成立时,业务量迅速增加,危重病人多,而护理人员因分科严重不足,刘文莉与她的团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她和许多姐妹都累倒了。其中有因劳累晕倒的护士,有怀孕6 、7个月为挽救患者仍通宵上班的护士,有坚持加班无法照料生病儿子的护士,刘文莉有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退性变、子宫肌瘤等多种疾病,经常会在梦中痛醒,忍受病痛折磨,但谁也没休过一天病假,仍坚守岗位,每天都加班3-4小时,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感人事迹,这体现了一个优秀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全省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多次检查中,病区规范的管理、和谐的护患关系、温馨的环境,护士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得到了专家认可与好评。全科每年收到患者锦旗、表扬、牌匾等数十次,并连续两年获得了“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房”称号。 用真情与挚爱,细心守护生命 科里每年接受数十例压疮患者,有深达骨髓直径在20-30厘米的Ⅲ度压疮、有深达二三十厘米流脓的窦道,有卧床十余年全身多处溃烂腐败身躯伴有恶臭的患者;也有精神异常、躁狂、智力低下、口齿不清、行动不便的患者,也有突发重病无家属的患者,也有身无分文无儿无女的患者,也有被亲人遗弃、奄奄一息的患者。刘文莉没有嫌弃没有抱怨、带领全科护士认真进行清洗换药、翻身拍背并为病人掏钱买饭并喂饭、精心护理。记得有一位骶尾部大面积三度压疮患者,刚入院时全身污垢,疮面生了很多蛆,年轻护士都很害怕,刘文莉二话没说,立刻帮患者进行全面清理和换药。每当看到压疮面积一点点缩小、变浅直至痊愈,患者病情好转康复,她感到非常欣慰与自豪。 每年的冬春季节是脑血管疾病及慢性肺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科室最为繁忙的时候。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病区仍有20名以上病情危重患者住院,随时变化或有生命危险。刘文莉和护理姐妹们日夜奋战在与死神搏斗争分夺秒的第一线,经常顾不上吃上一口热饭菜以及和家人的团圆,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用真情与挚爱,细心守护患者的生命。2009年春节前期一名脑溢血患者入院三天后家属再也没有露面,但她没有放弃,依然一边为患者细心治疗与护理并垫付医药费,一边与家属沟通,做思想工作,数天后家属终于感动于她的爱心与责任感,来院照顾老人。在她的关爱和家属的关怀中,老人逐渐好转出院。事后,老人的家属给刘文莉送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感谢她为家属树立的榜样,感谢她对生命的执着,感谢她对生命的守护。 做患者和护士的朋友,关心护士成长、培养护理人才 在年轻护士的眼中她是一位工作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关心体贴的姐姐,是朋友,是导师,是成长的鼓励者。刘文莉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年轻护士严格要求,精心带教。科室护士在应急管理、沟通、人文、专科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护理人才,有的担任了科室护士长,有的成为科室护理业务骨干,不少护士轮科后成为其他科室的骨干,并获得了广泛好评。不少护士离开科室时,抱住护士长依依不舍,泪流满面,都说在科室里得到了成长与锻炼,有老护士评价:她是一位工作及其认真,对护士一视同仁,关心爱护的朋友。 在实习同学的眼里,她是一位严肃的长辈,科室工作虽然很忙,但获益匪浅。曾有一位个性鲜明,父母难以管教的同学评价道:护士长是一位严格要求,管理上很有办法,令人敬重的老师。每当节日期间,她会收到很多的问候,有已离开医院的护士,已工作了的实习同学,这一声声问候,正是对她最大的支持与褒奖。 在病人眼中,她是一位善于沟通与理解,时刻为病人着想的朋友。记得有一位老人诊断肺癌后,心情急躁,有一次护士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更换点滴,老人及家属大发雷霆。刘文莉知道后立即赶到病床前向老人赔礼道歉,询问老人的感受,虚心接受老人的指责与不满,在多次沟通中化解了老人心中的焦虑,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能平静的面对死亡。离院后家属送来了一面“感谢刘文莉护理团队”的锦旗。 感恩之心,善良对待每一位病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她主动向医院提出申请前往救援,并带头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向灾区人民捐款,全科医护人员先后捐款近万元;科内的职工病倒了,她带头捐款捐物,对职工家属嘘寒问暖,还将职工年幼的女儿带回家里照顾;她对科内的病人更是如此关爱,多次组织并带头向困难患者送温暖。2012年12月,科室收治了一名身患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的年仅14岁的孤儿陈小英,她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小英,不止一次的落下了泪水,她总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去怜爱小英,小英也亲切的呼唤她刘妈妈。 护理工作是平凡又辛苦的,有人说选择了护理就选择了付出与艰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刘文莉无怨无悔,以无私的情怀,用真情与挚爱,托起患者生命的蓝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