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使风采

让生命之花“肾”放

来源:血透室         作者:张小梅    编辑:新余市人民医院     时间:2018-06-27 10:47:59     浏览:1675

这里的微笑发自内心,这里的春风四季流淌,这里寒来暑往的每一天都有白衣天使大爱无言的默默奉献。这里是由5名医生、28名护士、2名护工组成的新余市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新余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一年来,血透室共进行血液透析患者40327,这些枯燥、琐碎的工作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看似细微但却至关重要的监护,让生命得以延续。血透室先后获得过新余市五一帼国标兵岗、江西省血液透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安全医疗,是她们永恒的追求

一位有着17年透析经历的患者说:在这里透析我很放心,从来都不用担心因为医护的过失导致我感染其它疾病。患者的信任来自于透析安全的过五关

血透室的工作犹如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似平静、却时刻蕴藏着高风险:院感事件的防控、血管通路、水路、电路,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每天早晨630,护士们就风尘仆仆的赶到血透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启动机器自检,开空调吹干保洁阿姨刚拖的湿地面,把地面上未清扫干净的盖子等易致老人跌倒的垃圾丢入垃圾桶,准备用物及配制药物,这是透析安全第一关。

医生们730到达科室,耐心地询问当天血透病人的病情,量体重、测量血压、脉搏,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准确的开出合理剂量的抗凝剂,制定或调整透析处方,这是透析安全的第二关。

护士们在确认机器正常运转后,认真的连接透析器和管路,为病友做着各种准备工作,责任护士对进入透析间治疗的患者再次查对个人信息、治疗信息,这是透析安全第三关。

对每名患者透析前后的用药、透析时间、透析方式、血流量、超滤量、旁路、内瘘针及机器的连接、透析液的浓度等信息实行双人核对制度。评估内瘘、娴熟穿刺,上机治疗、每天600多次的生命体征的测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关注着透析机的各项参数,细致检查每一根管路、每一个接头…….她们深知,四小时的透析是病人生命的延续!那体外循环中的200多毫升的血液对于这些透析患者来说是多么珍贵!这是透析安全第四关。

目前透析室有乙肝、丙肝、梅毒等患者59人。血透室认真执行手卫生,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控制院感工作贯彻到医疗全过程。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坚持分区分机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消除了院内感染安全隐患。按国家标准对血透机进行消毒,对水处理机定期进行消毒并取样检测。每一位新入患者都严格检查感染四项后再分区上机,长期血透患者每年0/3/6月都要抽血化验感染四项。每周召开科室安全周活动,每月召开院感质控会议,分析反馈存在的问题,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这是透析安全第五关。

二、细节服务,是她们努力的方向

急诊就是无声的命令。她们习惯了半夜三更被急诊电话惊醒。有一次深夜二点多,一位老伴患老年痴呆、儿女在外地工作的老年患者突发心衰来做急诊血透,病人全身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医生护士们有条不紊的抢救着病人,并对病人说:别怕,一切都有我们呢。待病人病情稳定时,护士赶紧帮病人拭去头上身上的汗,端来热水帮病人清理大小便,自己出钱买好一次性纸尿裤帮老人换好。因为老人过度肥胖,做完这些护士的腰都值不起来了。老人激动得流着泪说:姑娘,这么大的臭味,真对不起你,你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我的亲人。老人的儿女回家后,又是请吃饭又是送东西,都被她们拒绝了。护士长对家属说:这是我们份内的事情,应该做的,你们选择相信我们人民医院,我们一定会尽力做好。

血透患者并发症多,很多并发症突然就发生了。低血糖昏迷了,患者面如死灰、两眼上翻;低血压低到测不出,患者居然没感觉;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让患者咬牙或是大声呼叫;还有患者一口突然呕吐,颈部、床上、衣物上全是胃内容物,一股酸味扑鼻而来……在那一瞬间,停脱水、立即侧身、测量血压、静推高糖、回盐水、关注穿刺针与管路防止意外脱出。应急处理后,医护人员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觉,安抚病人,收拾床单位,还想着如何让患者更舒适。不停歇的守候,她们从未厌烦过。

大叔,水涨多了,要控制入量啊”“阿姨,这瘘的动静每天听了没?每天都练习几次啊?和我说说您是怎么练的吧”“爷爷,这管路不能压了,我已经固定好了,但您翻身时要注意,您可以叫我,我协助您翻身”“小李,你这次的磷2.89了,把你近段时间吃的东西想一想告诉我,我帮你分析一下”“阿姨,这两次的血流量不太好。动脉压也不在正常范围,最近瘘有没有疼过?”“老王,透析充分性没达标,我们准备把透析泵速提高20,看您能不能耐受?有不舒服及时告诉我”“爷爷,您这是第一次来做血透,你别害怕,我会密切观察您的,您有任何不舒服要及时告诉我”“大家好,今天开始我是你们的责任护士,你们在透析中碰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打电话或微信找我。这些温馨的话语,每天都在重复。

因透析患者常年维持透析,每周23次,家属时常无法陪伴。透析结束后,很多病人体质虚弱,血压较低,往往需要在血透室躺上几个小时才能回家。血透室护士下班后始终陪护在床旁,直至病人安全离开。有的老年患者透析结束后,家属联系不上,护士们就开车或打的护送患者回家,患者感动地说,护士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血透室护士经常自己掏钱为病人买来热腾腾的饭菜。部分病人透析到晚上没有回程的车,护士们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陪患者及家属解决医保上遇到问题,帮病人保管遗失在血透室的物品,苦口婆心的给患者做健康宣教,不厌其烦和患者一起商讨危重疑难病人的治疗方案……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护士们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开展了为尿毒症患者捐款捐物,赴敬老院送医送药,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等志愿服务活动。科室迄今完成志愿服务工时1000多小时。

     三、无怨无悔,是他们的信念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造好瘘及保护内瘘成了血透室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有一位患者在血透室插了临时导管做了一周的血液透析,病情稳定后准备行造瘘术。负责手术的龚丽佳医生先兆流产做了清宫术,她在家只休了1天,就来医院给病人做完手术。护士长心疼的劝她再休几天,龚丽佳说:这临时管只能使用一个月,太晚了造瘘怕导管感染,为了不让病人担忧,我做完了这台手术再休吧。

血透室有这样一位病人,因为自身血管条件差,辗转到北京花了5万余元造了一根人工血管回来,这是我市唯一的一根人造血管。护士长通过微信与北京医院多次联系,详细询问护理注意事项,组织科室制订护理穿刺计划并实施,为患者成功的实施了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拉着护士长的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是你们给了我希望,我很长时间没做血滤治疗了,一直都担心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率低会影响自己的生存,真的没想到你们会这么重视病人的感受。我知道我这根血管只有两年左右的使用寿命,你为了让我这根血管的使用时间长一些,每次亲自带着护士打我的针,出差时都要打完针才放心去坐车,真的让我太感动了,能遇见你们,真不知道是我哪一辈子修来的福气。

血透室还有这样一位患者,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长期的病痛折磨,焦虑抑郁,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张小梅护士长得到这个消息后,组织全科护士共同探讨如何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为患者精心制定护理计划,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指导。经过一天天的累积,患者有一日清晨抱着张小梅护士长哭了起来,说:张护士长我对你们的感谢无以言表,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在这里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你们是了不起的白衣天使,是我的贴身的健康护卫。张小梅护士长问患者还有什么顾虑,患者说右手动静脉内瘘处插的血透长期导管已经到了植入年限,到湖南医院做了动静脉高位内瘘手术,一个月前已经堵塞了,要做穿刺,但她比较紧张,担心穿刺不成功导致内瘘堵塞。张小梅握着患者的手,答应每个周六都来帮病人进行穿刺。为了让血透室的护士掌握穿刺要领,她带领责任护士摸清血管的走向并手把手的教她们给病人进针的角度及方法,现有多名护士已经掌握了这位病人血管穿刺的技巧。

四、医患和谐,是她们共同的心愿

沉重的经济负担、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使得大部分患者出现抑郁的心理,并拒绝工作。娘子军们不断的鼓励患者不放弃,并给患者给出全理的工作建议。科室一半以上的病人在各行各业继续散发着光和热,他们当中有滴滴打车司机、有卖水果、蔬菜、水饺的小商贩、有在建筑工地上的木工、泥工,也有在农村继续种菜种水稻的农民。科室全体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帮助一位邹姓患者卖他自己种的绿色大米及有机蔬菜,他家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帮助一位卖眼贴的病人发朋友圈卖产品,这些细微的帮助,让患者树立了活下去的信心。

由于常年受病魔的折磨,家庭经济负担及亲属的疏忽,有些病人做血透治疗时的情绪和精神状况不稳定,经常有人对护士乱发脾气。我亲眼所见,有些病人确实是无理取闹,一位患者说,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护士们发火回嘴。小姑娘们有时回去哭过,眼睛肿着,又过来笑着上班了。要知道,她们也都是80后、90后,能做到这样,太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