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感管理

天天上班却不知风险?7大致癌职业曝光,现在防护还来得及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     作者:转发    编辑:新余市人民医院     时间:2025-04-18 10:48:32     浏览:43


2025年4月15~21日是
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
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癌症风险因素
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与癌症筛查
促进早诊早治
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

并定期复查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

长期暴露在特定职业环境和有害物质中
有可能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发病...
颈椎病?腰肌损伤?
有时候上班给“打工人”带来的“暴击”
远不止这些...
其中有些职业环境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潜在风险
这些职业与肺癌发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哪些职业环境会导致肺癌的发生?

引起肺癌的职业环境有哪些?

1.石棉是一种天然矿物纤维,广泛用于建筑、造船、汽车、纺织工业中,利用其耐高温耐腐蚀的物理特性,作为防火、隔热、绝缘、保温材料。然而,石棉纤维非常细小,吸入后会在肺部积累、几乎无法分解或排除,长期暴露有较大导致石棉肺(肺部纤维化)、肺癌和间皮瘤的风险。

2.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广泛用于农药、木材防腐剂和半导体制造,采矿业工人也会接触到。砷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多种应用,但由于其毒性,使用受到严格限制。砷及其化合物作用于呼吸道或皮肤,会破坏细胞的DNA,影响细胞周期和凋亡,导致肺癌和皮肤癌的发生。
3.氯甲醚和双氯甲醚强致癌物,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如离子交换树脂、药物和农药。吸入后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导致肺癌的发生。
4.焦炉逸散物是从焦炉顶部或侧面逸散出来的废气,主要来源是焦炉内部的煤焦油和焦炭等燃料在高温下分解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苯、甲苯、苯乙烯、多环芳烃等有机物。致癌因素是多环芳烃(如苯并芘),从劳动者呼吸道吸入,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5.六价铬化合物是电镀(铬酸)、颜料和防腐剂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提供耐腐蚀、耐磨和美观的表面涂层,常用于汽车零件、家电和卫浴设备。六价铬化合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会破坏肺部细胞的DNA,导致肺癌的发生。
6.放射性物质或辐射(如氡气、X射线、γ射线等)通过释放电离辐射直接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若关键抑癌基因(如TP53)或原癌基因(如KRAS)受损,细胞可能失控增殖,最终发展为肺癌。长期暴露(如氡气吸入或放疗)会累积损伤,显著增加肺癌风险。
7.毛沸石是一种纤维状矿物,其细长尖锐的纤维被吸入肺部后难以清除,会引发慢性炎症和氧化损伤,导致DNA突变和细胞异常增殖,最终诱发肺癌。它的致癌机制与石棉类似,但危害更强,长期暴露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


怎样才算诊断为职业性肺癌


诊断职业性肺癌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明确的可引起职业性肺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要达到累计接触年限。
3符合职业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潜隐期要求。
4.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排查任何部位转移到肺部的肿瘤。
累计接触年限,指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某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总年限数。
潜隐期,指的是从接触于已确认的致癌物始到确诊该致癌物所致的职业性肿瘤时的间隔时间。
放射性因素没有累计接触年限及潜隐期,是以辐射致癌病因概率(PC)作为参考。PC是指辐射组某一人所患某一类癌症可以归因于其接受的电离辐射照射的可能性或似然性的估计值。


如何降低职业暴露

导致的肺癌风险?

1.遵守职业安全规范:确保工作场所符合所有相关的安全和卫生标准。

2.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佩戴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

3.改善通风条件:增强工作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物质积聚。

4.定期体检与监测:主动参与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特别是肺功能测试和低剂量螺旋CT。

5.戒烟行动:远离烟草产品,避免吸入任何类型的烟雾。

6.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以及有效管理压力。

最后告诉大家的是

想要早期发现肺癌

有效预防肺癌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

通过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及早筛查!


图片
×